《安徽日报》(2023年5月5日7版)
针对小麦赤霉病重发态势,滁州市加强监测预警,强化工作部署,坚持分类指导、分区施策、联防联控,立足“五早”(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准备、早落实、早培训),切实做到“五到位”(组织到位、任务到位、资金到位、责任到位、技术到位),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,确保粮食生产安全。截至目前,全市小麦赤霉病已全面普防一次,预计4月27日,可实现两次防控全覆盖。
今年以来,该市坚持早谋划、快行动、重落实,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。市政府成立了小麦赤霉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部,加强防控工作协调指挥。3月31日,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会议,安排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。市农业农村局印发《2023年滁州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》,召开全市小麦赤霉病工作部署会和现场会,推动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。
精确监测。加强病虫监测预警,积极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信息化监测网络。市级建立病虫智能会商系统,定远县、明光市、天长市和南谯区均已完成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,全市共建立农作物病虫情智能监测点57个,病虫监测预警智能化、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。全市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70个,开展苗情和病虫情调查530期次,发布病虫情报和技术指导意见45期次,播放电视预报和专家讲座53期次。
精细服务。市县均制定了《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》,建立赤霉病防控包保联系服务制度,成立了“行政人员+技术人员+防治组织”网格化包保联系服务组630个,赤霉病防控包保到村、服务到户、防控到田。
精准保障。全市共统筹财政资金5426万元,落实购买赤霉病统防统治服务面积285万亩,发放小麦赤霉病防控药剂198吨。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,为全市1475家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提供平台监管和服务指导,培训飞手8683人次。